什麼是慢性蕁麻疹?蕁麻疹,台語稱作「起凊瘼」,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發作時皮膚會出現像蚊子叮咬一般的突起腫塊,形狀、大小不一,常伴有嚴重騷癢感、熱感或刺痛感。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蕁麻疹的機轉是皮膚中的肥大細胞受到免疫刺激而活化,釋放出組織胺及許多發炎物質,造成局部血管擴張、組織腫脹、發炎細胞聚集、興奮神經,而產生膨疹、搔癢、腫、熱等感覺。
急性蕁麻疹常常是對外來物質過敏(飲食、藥物、皮膚接觸化學物質等),常會一陣癢,過了半天皮疹又消掉,也許幾天內還會從不同部位有新的疹子發出來,但只要避免再接觸過敏原,不論中西醫治療往往都能在幾天內痊癒,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只要蕁麻疹反覆發作超過六週以上,便稱為「慢性蕁麻疹」。有50%的患者對抗組織胺反應不佳,常常是有吃有效,一不吃又發起來,便前來中醫就診。
慢性蕁麻疹的病因?慢性蕁麻疹的病因往往很難確定,除了飲食、藥物、化學物質接觸(洗髮精、化妝品、染髮劑等),溫度、日光、流汗、壓力、情緒、荷爾蒙變化(女性生理期)、慢性感染等都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無法根治的原因。
慢性蕁麻疹的中醫治療?蕁麻疹在中醫稱為「風疹」、「癮疹」,認為與「風邪」有關。急性蕁麻疹治療往往以疏風藥物為主,再視患者症狀使用清熱、散寒、袪濕等藥物,通常能在一週內痊癒。
慢性蕁麻疹也與「風邪」有關,但因為患者體質因素導致風邪留而不去,病症反覆發作。所以在治療上,除了上述治則外,會視患者體質加強在腸胃功能、情緒壓力、睡眠、氣血上的調整。也由於慢性蕁麻疹病因十分複雜,往往會需要仔細問診、觀察皮疹型態、並結合舌診脈診,決定治療方向。
根據經驗,治療慢性蕁麻疹需要患者極大的耐心配合,常見的治療情形有:
1. 服藥前三天反而更癢:常見原因是為了改善皮膚循環及代謝加了少量疏風藥,部分患者會因此較癢。通常會在一週內逐漸緩解。
2. 一開始吃藥很有效,好像一個月後又失效:這表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需要解開下一個環節。例如一開始皮疹表現較紅,摸起來比較熱,還兼有口乾、便乾等熱象,用藥以清熱涼血為主。但火氣退了之後,虛象逐漸浮現,便要轉為補益氣血、調理脾胃、養陰潤燥的藥物治療。
慢性蕁麻疹患者的注意事項:1. 藥物有可能是加重的原因,如果最近新吃了什麼藥(例如:止痛藥、抗生素)之後頻繁發作,要考慮。 2. 飲食上往往很難觀察出特定過敏原,但經驗上帶殼海鮮、發酵食物、堅果、食品添加物、咖啡因、芒果、酒精都有可能加重慢性蕁麻疹的發作。 3. 如果溫度、流汗、皮膚壓迫(皮帶、緊身衣物、襪子、手環)等會造成疹子,洗澡水溫不要過高、盡量減少配戴飾品、穿著舒服的棉質衣物、避免陽光直曬。 4. 慢性蕁麻疹會造成患者壓力,也可能影響睡眠。壓力、失眠又會造成蕁麻疹惡化,形成惡性循環。請盡量保持睡眠充足。
慢性蕁麻疹不論在中西醫都是疑難病,中醫治療的優勢在於減少復發,需要患者的耐心配合。
|